2022年鞍山市立山區教師招聘真題領取
一、單項選擇題
1.教育學形成獨立學科的代表人物與著作對應錯誤是( )
A.法國教育家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B.英國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話)
C.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
D.美國教育家 杜威 (民主主義與教育)
2.世界上最早教育專著是( )。
A.教育原理 B.學記
C.普通教育學 D.論語
3.古羅馬昆體良所著( )被認為是歐洲第一部教育專著,書中系統論述了教學方法。
A.論演說家的教育 B.理想國
C.教育學 D.愛彌爾
4.被毛澤東稱頌為“學界泰斗,人士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楊賢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5.以下觀點錯誤的是( )。
A.良師必須是學者,學者未必是良師
B.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C.教育理論是抽象的,教學經驗是具體的,有時間學理論不如學經驗
D.教師的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創造性帶動
6.教育發展變化的最跟本因素是( )。
A.生產力 B.生產關系
C.文化 D.政治制度
7.孟母三遷故事表明( )對人的影響作用
A.環境 B.遺傳
C.教育 D.人主觀能動性
8.關于教育社會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
B.教育是人類社會獨有的傳遞經驗的形式
C.教育是具有相對獨立和歷史繼承性
D.教育起源于社會的物質生產勞動力
9.教育發展史表明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在致力于人才培養時,都首先把( )放在教育問題首位
A.教育內容 B.教育目的
C.教育制度 D.教育任務
10.( )是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政治經濟的要求,明令頒布實行的一定歷史階段教育工作的總指導方針方向
A.教育制度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針 D.教育理念
11.人的全民發展教育中,( )要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
A.德育 B.體育
C.智育 D.美育
12.關于教師任務和勞動特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B.教師的勞動具有創造性
C.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直接榜樣,對學生起著示范作用
D.教師負責學生在校的生活學習,是一項短期性的階段工作
13.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是業務素質的重要方面,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語言清晰、正確,發音標準,可根據地域說地方普通話
B.用詞準確,邏輯清晰,重點突出,語言表述能夠為學生所理解
C生動、幽默、富于感染力,能引學生情感的共鳴需要
D.語調、音量、速度等符合環境,適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14.關于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夸美紐斯的“教師中心論”,把學生看作教育的客體,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B.杜威主張“兒童中心論”,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無視學生的客體地位
C.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具有主體和客體雙重地位
D.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
15.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認識能力迅速發展的階段是( )。
A.幼兒階段 B.小學階段
C.初中階段 D.高中階段
16.對智力超常學生的教育誤區是( )。
A.早期發現,及早培養
B.打好全面基礎,發展個人特長
C.樹立“聰明在于勤奮”的思想
D.選擇單獨發展學生的個人特長
17.我國唐代韓愈在《師說》中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體現的是師生之間的( )。
A.公正自由 B.教學相長
C.尊師愛生 D.民主平等
18.關于教學工作的敘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訓練學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完成德育任務
B.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
C.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D.使學生身心正常發育,健康成長
19.我國實行現代學制是從( )開始的。
A.1902年頒布的“壬寅學制”
B.1903年頒布的“癸卯學制”
C.1922 年的“六三三”學制
D.1951頒布的新中國學制
20.教學過程是學生的一種特殊的個體認識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是在教師指下的認識過程
B.要遵循人類總體和個體的認識規律
C.以獲得間接經驗為主
D.要使學生獲得絕對的個性發展
21.( )是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A.教科書 B.教學大綱
C.教學原則 D.教學規律
22.當代學校課程現代化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布魯納 B.贊可夫
C.凱洛夫 D.根舍因
23.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說:“一切應學的科目都應加以排列,使其適合學生的年齡,凡是超過了他們理解的東西就不要給他們去學習”,指的是教學工作的( )。
A.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B.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盡力性與量力性相結合原則
24.以下觀點體現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是( )。
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D.“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25.( )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集體(小組或全班)的組織形式,發表自己對某一中心問題的看法,進行互相學習的一種方法。
A.講授法 B.討論法
C.演示法 D.談話法
26.某校長在全校教師大會上談到素質教育時,提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表明( )。
A.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B.素質教育要注重學生創新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C.主動,注學生個性化發展
D.素質教育要重視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27.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課堂教學 B.現場教學
C.復式教學 D.網絡教學
28.備課要寫出的教學計劃是( )。
A.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
B.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單元計劃
C.課題計劃、課時計劃、教案
D.課題計劃、單元計劃、教案
29.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 )全面協調發展的過程,具有知行培養的統一性。
A.知、情、德、行 B.知、意、德、行
C. 知、情、意、行 D.知、情、意、德
30.( )指詢問解的方式幫助學生,消除影響他們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心理障礙,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方法。
A.說理教育法 B.心理咨詢法
C.榜樣示范法 D.實際鍛煉法
31.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表現為( )。
A.個體的智力差異 B.個體的學習風格差異
C.社會文化背景及性別差異 D.自控力的差異
32.學習結果反饋的原則不包括( )。
A.及時性原則 B.具體性原則
C.經常性原則 D.激勵性原則
33.開展素質教育,必須堅持“( )為先,五育并舉”的原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
34.一節課教學效果好壞,主要取決于( )。
A.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B.教學目標明確
C.教學結構緊湊
D.課堂氣氛活潑
35.( )是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A.理論聯系實際 B.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
C.因材施教 D.循序漸進
36.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概括的“跳一跳,摘個桃”的教學經驗,體現的是( )。
A.教育應遷就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
B.教育要不斷提出學生能接受但又高于現有水平的要求
C.教育要注重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的差異性
D.教育要重視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3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指的是教師勞動具有( )。
A.復雜性 B.示范性
C.創造性 D.長期性
38.摸底考試屬于( )評價。
A.形成性 B.診斷性
C.總結性 D.絕對性
39.( )是指在德育過程中,既要對學生曉之以理,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認識,又要對學生導之以行,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A.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原則
B.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原則
C.知行統一原則
D.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
40.關于課外教育活動的意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與課堂教學相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B.為學生自由發展創造條件
C.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拓展學生視野
D.指導學生正確進行職業定向
4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了解學生 B.班會活動
C.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D.確定集體的奮斗目標
42.關于班主任工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
B.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力
C.教師初次擔任班主任應接受崗前培訓,符合選聘條件后學校方可聘任
D.教師擔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時間一般應連續一學期以上
43.《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包括( )。
A.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B.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會反思
C.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團結協作
D.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知榮明恥
44.教師王某因個人心情原因,在上課期間對學生進行語言侮辱,造成惡劣影響,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學?梢婪ǎ )。
A.給予王某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B.給予王某行政處罰或者解聘
C.給予王某開除公職
D.給予王某罰款處理
45.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 )事業。
A.強制性 B.普遍性
C.公益性 D.民主性
46.以下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是( )。
A.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下,積極參加當地的社會公益活動
B.學校、教師可以對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C.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創造條件
D.只要有組織機構和章程、合格教師和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就可以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剩余題目正在整理當中
添加下方微信
明天直接領取電子版
↓↓↓